80 萬輛交付背后,問界的用戶價值深耕之道
高下立判 | 10-27
21154
當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增量競爭邁入存量博弈,“用戶” 不再是品牌宣傳的高頻詞匯,而是決定企業能否持續破局的核心變量。在眾多品牌探索用戶運營路徑的當下,有的聚焦技術參數比拼,有的側重營銷噱頭制造,而問界卻以累計超 80 萬輛的交付成績,給出了一套 “從用戶中來,到研發中去” 的實踐答案。10 月 25 日,問界 “與用戶共話新豪華” 活動在湖北十堰落地,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為問界 M8、M7 新車主交付鑰匙的同時,更與新老用戶圍坐座談,傾聽用車痛點、收集改進建議 —— 這場看似常規的交車活動,實則是問界將 “用戶定義汽車” 理念落地的生動縮影。
用戶定義新豪華,從需求到產品的閉環

在十堰的座談現場,多位車主的分享揭開了問界 80 萬輛交付成績的核心邏輯:不是靠 “豪華符號” 吸引眼球,而是以用戶真實需求為錨點構建產品力。一位雙胞胎家庭的車主坦言,選擇問界 M8 是 “剛需與理性對比后的結果”,家里 “倆娃 + 父母” 的六口出行場景,讓 2+2+2 六座布局成為硬性要求,而前后排座椅的舒適配置,更讓長途出行從 “煎熬” 變成 “全家的幸福體驗”。另一位車主則提到,對比過不少豪華品牌車型后,最終被問界的 “務實豪華” 打動,“那些浮夸的設計對生活沒用,問界的每處細節都踩在我們的需求點上”。
這樣的產品邏輯,并非偶然。問界始終堅持 “用戶定義汽車” 的市場導向,將用戶需求貫穿產品開發、使用、服務全環節。顧先生在座談中提到,家里已有 4 臺新能源車,但出門首選問界 M9,“它既有 6 座的家庭屬性,又有商務場合需要的質感,開在路上的認可度也高”;李先生的體驗則更聚焦實用功能,他的問界 M9 已行駛 18000 公里,某一月輔助駕駛里程占比達 70%,“輔助駕駛不是炫技,而是真能減輕長途開車的疲勞”。

用戶的認可最終轉化為市場數據。截至目前,問界輔助駕駛累計里程已達 38 億公里,AEB 觸發次數 196.8 萬次,避免潛在碰撞風險超 200 萬次 —— 這些數字背后,是用戶用實際使用行為對問界產品力的投票。張興海在現場的一句話,精準概括了這種關系:“今天不僅是交車,更是通過交付認識一個新朋友。我們希望用戶買到一臺問界,得到一個安心,感到一份自豪,用車的每一天都能放心、開心?!?/p>
安全筑基智能賦能,重構出行體驗
在新能源車市,“豪華” 的定義正在被重構。賽力斯為問界定下的基調清晰而堅定:“智慧重塑豪華,安全是最大的豪華”。這份認知,轉化為了具體的技術體系 —— 基于 190 余項用車場景需求、340 余項安全功能,問界構建起 “生命保護”“車身防護”“健康呵護”“隱私守護” 四大智能安全體系,從設計、研發到生產,貫穿端到端全流程,為用戶提供 “人、車、物” 全方位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
安全是底線,智能則是提升出行體驗的關鍵。問界的智能座艙沒有走 “參數堆砌” 的路線,而是以場景化設計解決用戶實際痛點。帶娃出行時,語音助手 “小藝” 能同時執行多重指令,家長不用分心手動操作,兼顧省心與安全;臨時停車時,若寵物留在車內,開啟關懷模式就能實時監控車內環境,避免意外發生。正如問界對智能的理解:“智能不是炫技,而是服務生活的助手”,每一項功能的落地,都指向 “讓出行更便捷、更舒適” 的核心目標。

這種 “安全 + 智能” 的組合,在問界 M9 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李先生提到的輔助駕駛實用性,正是問界智能技術落地的縮影 —— 不是追求 “高精尖” 的標簽,而是通過持續優化算法,讓輔助駕駛在市區通勤、長途自駕等高頻場景中真正可用、好用。而 38 億公里的輔助駕駛里程數據,也反向推動技術迭代,形成 “用戶使用 - 數據反饋 - 技術優化” 的正向循環。
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品牌溫度護城河
對問界而言,交付鑰匙不是服務的終點,而是用戶關系的起點。多位車主在座談中提到,選擇問界不僅是因為產品,更因為其 “超越產品本身的品牌溫度”—— 從提車時的細致講解,到日常保養的便捷預約,再到車主專屬的社群活動,問界通過 “全生命周期服務” 和 “社群運營”,讓車主感受到 “加入一個大家庭” 的歸屬感。

這種服務體驗,依托于問界扎實的線下網絡布局。目前,問界已在全國 220 多個城市建立 400 多家用戶中心和 700 多家體驗中心,真正實現了 “用戶在哪里,服務就跟到哪里” 的承諾。對用戶而言,這種近距離服務意味著 “有問題能及時找到人解決”,比如車輛保養不用跑遠路,遇到使用疑問能快速聯系到專屬顧問;對問界而言,線下網點也是收集用戶需求的 “前線”,通過面對面溝通,能更精準地捕捉用戶在用車中的痛點,為產品迭代和服務優化提供依據。
從 “賣車” 到 “經營用戶”,問界的服務邏輯始終圍繞 “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 的價值取向。正如一位老車主所說:“買了問界之后,感覺不是‘一錘子買賣’,品牌會記得我們的需求,會組織車主活動,這種被重視的感覺很難得?!?這種 “溫度”,成為問界區別于其他品牌的重要標簽,也讓 80 萬輛的交付量成為 “有粘性的用戶基礎”,而非單純的數字積累。
【高下立判】用戶為中心的關鍵是做到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
在智能電動化浪潮席卷汽車行業的當下,問界的探索為行業提供了一個重要啟示:新能源車的競爭,最終會回歸到 “用戶價值” 的競爭。不是靠技術參數的堆砌,也不是靠營銷噱頭的吸引,而是以用戶需求為核心,構建 “產品 - 技術 - 服務” 的完整閉環 —— 產品上貼合真實場景,技術上聚焦實用安全,服務上傳遞品牌溫度。
從 80 萬輛交付的里程碑,到 “與用戶共話新豪華” 的持續實踐,問界正在用行動證明:真正的 “新豪華”,是讓用戶 “買得放心、用得舒心、開得安心”;真正的品牌競爭力,是與用戶長期同行、共同成長。這種 “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 的模式,不僅讓問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更勾勒出中國智慧出行的未來圖景 —— 當品牌與用戶同頻共振,就能共同推動汽車從 “交通工具” 向 “智能出行伙伴” 的轉變,為中國新能源車市從 “中國制造” 邁向 “中國智造” 注入更多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