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體驗過的奔馳:城區輔助駕駛 + 座艙大模型,純電CLA夠聰明嗎?
HiEV大蒜粒車研所 | 10-30
20429
作者 |德新
編輯 |王博
奔馳的純電CLA,始于在2022年之前開啟的一項技術探索——Vision EQXX。當時奔馳團隊的內部目標是要探索超長續航的可能性。團隊拿到的命題是,打造一臺常規可以坐至少4人的原型車,并且通過僅僅一次充電就達成1000公里以上的行駛里程,也就是極致的能效。
極致能效的另一面,是可持續進化的智能,也就是MB.OS。奔馳大約在2023年對外公布了MB.OS的開發計劃,但實際內部啟動可能在2021年。
MB.OS既是操作系統,也是全新架構。它將傳統整車分散在幾十個計算單元中的軟件,集中到了4大功能域,這樣一來用更大算力的芯片統籌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等復雜系統上車,實現軟件功能的持續更新。

很大程度上,將Vision EQXX與MB.OS的核心技術結合到一起,就構成了奔馳全新平臺MMA的底色。而純電CLA是MMA平臺的第一款車,稱為「史上最智能的奔馳」。奔馳已經官宣了,純電CLA將在11月5日上市。
前些天,我們在上海和蘇州替大家首批試駕了純電CLA。
純電CLA給我的印象,無論從外觀、內飾還是交互設計上,它都很好地承襲了奔馳經典的元素,同時在智能化上,奔馳在補齊短板的同時,也有足夠的差異化。可以肯定地說,純電CLA是一臺極致好開、足夠安全豪華的奔馳,也是一臺與過往完全不同、煥然一新的奔馳。
一、智能座艙:MBUX超級屏 + 大模型 + 聽覺盛宴

一進入車內,最直觀的變化是將三塊大屏融為一體的 「MBUX超級屏」,包括一塊10.25英寸的儀表,加上兩塊14英寸的觸摸屏分別作為中控和副駕娛樂屏。
MBUX超級屏有非常豐富的設計細節,比如在垂直方向上,它是6°的傾角設計;這個6°是奔馳反復試驗,既要符合駕駛員查看屏幕的人體工程學要求,又最大程度抑制了白天屏幕的反光,并且考慮到了夜間屏幕在車窗的反光。

新能源車型追求屏幕大是普遍趨勢,在我們試駕的眾多車型屏幕對陽光的反光里非常常見,因為這個反射并不是在展廳就能明顯暴露的問題,甚至在一些30萬以上車型中也被忽視了,更不要說夜間屏幕反光帶來的影響。這種對不易察覺的細節的打磨,也體現了豪華品牌的高標準。
一旦用上這塊大屏,你會很容易發現最大的變化是語音的能力,包括響應能力和響應的速度。
這代車機的計算單元升級到了高通驍龍8295,8295相比于上一代8155有3倍以上的AI算力提升,奔馳的技術旗艦E級之前也是驍龍8295的全球首發車型,如今用到了純電CLA上。純電CLA在語音交互上,這次還接入了字節的豆包大模型以及思必馳的語音技術。
通過算力以及軟件的聯合優化,純電CLA的語音喚醒速度是0.2秒,端到端最快的執行速度只要0.8秒;并在支持用戶在給出指令時打斷重新組織,比如你剛剛要導航到附近的咖啡館,隨即改變了主意要去餐廳,那不等車機回答完就能直接打斷,從而更高效地獲得想要的結果。
純電CLA搭載了Burmester 3D環繞立體聲音響系統,利用這套音響系統的硬件,它的語音交互甚至是杜比全景聲的,這在全行業目前應該是唯一一家。例如在播報天氣的時候,甚至可以模擬周圍的雨滴聲,給你身臨其境的體驗。
奔馳還嘗試從其他的角度給你提供情緒價值,這個語音是帶有情感對話的:當你認可它時,它會非常高興,當你情緒低落時,它也會與你共情。
包括聲浪在內的「SoundExperience」整體式音效系統,貫穿了靠近、上車、駕駛、泊車充電到離車的5大情景,在杜比全景聲和Burmester 3D環繞立體聲音響的加持下,有非常立體、層次豐富的儀式感。
二、輔助駕駛:比肩第一梯隊,又有奔馳特色
在輔助駕駛上,我們這次實測下來,純電CLA的系統不僅擁有極高的高速通行效率,在泊車等環節又完美詮釋了奔馳獨有的細膩控制和豪華體驗。
把這臺純電CLA開上路,首先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導航界面的升級,將駕駛輔助SR界面與導航路線指引無縫融合。在過去兩年里,奔馳與高德深度定制的車道級導航,據說一度讓很多車企找高德要「秘密配方」。
而這一次,他們跟高德以及Unity繼續深度合作,車道級導航對現實世界的還原度很高,包括樹木、河流、湖泊等等都有逼真的顯示。
與車道級的導航相結合,奔馳這次的輔助駕駛HMI也做得非常細膩,比如在NOA的狀態下,在本車盲區有車時,HMI上的后視鏡也會變成紅色。

硬件上,純電CLA采用的是「單OrinX,視覺為主」 的方案,在上海往返蘇州100多公里的體驗中,最大觀感是高速變道效率非常高;系統能夠非常細膩分辨出相鄰兩個車道微小的效率差異,要求的前后車距很小,變道等待時間短。
盡管是「視覺為主」的感知系統,它可以可精準識別180米外的目標,性能不弱于激光雷達;對施工場景識別非常靈敏,能果斷快速地繞行;對前車Cut in切入也很平順。
這版本的軟件模型,搭載的是奔馳和Momenta聯合開發的端到端大模型,延遲低也是端到端大模型的優勢。
在試駕會當天,Momenta的全球解決方案首席架構師饒慶分享過一個雙方開發的細節:奔馳按照它的開發標準和原則,給輔助駕駛系統拆分提出了上萬條具體的需求,要求極為嚴苛。在嚴苛的測試中,奔馳找到了在高速120時速巡航時,如果給方向盤施加一定的力度會導致車輛輕微畫龍,于是提出并修復了這樣的bug。

我們在實測時,還發現純電CLA的泊車輔助在倒車進入車位時,輪胎不會碰撞地上的限位器,而是會非常精準地在限位器前的幾公分停下來,這也反映出感知非常好的精度,以及功能定義上細膩優雅。
三、F1基因賦予的極致能效,800V + 兩擋變速箱

奔馳董事會主席、CEO康林松曾經在2024年的一個采訪中提到過Vision EQXX的背景,當時的設計目標是要打造一輛能坐下4個人的接近量產的車輛,充滿電一次能跑1000公里以上,項目當時抽調了一部分來自梅奔斯圖加特總部的團隊以及位于英國的F1工程團隊。
所以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純電CLA承襲了一部分F1的基因,最后那臺工程車,是從從德國的斯圖加特跑到了法國里維埃拉,實際行駛超過了1000公里。
現在這臺量產的純電CLA,89度的電池能跑出866公里的CLTC續航里程。極致能效背后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這個車的低風阻0.21Cd(中汽研測試0.205Cd)、高效的熱管理、獨家的兩擋變速箱等等。
在這之前,業界能效的標桿是特斯拉,純電CLA的量產很有機會跟Model 3掰一掰手腕。我們在試駕的當天,甚至有媒體跑出了百公里10度的電耗成績。

由于配備了800V的高壓平臺,這臺車充電也非???,最高充電功率320kW,從10%電量補至80%只需要22分鐘;同時,動力方面,CLA 300L后驅版0 - 100公里時速的加速時間是6.9秒。
除了智能化和高能效,純電CLA在安全性設計方面非常扎實,這也是當前電動車的車主們高度關注的核心需求。
純電CLA的碰撞測試成本過億,包括了150次的全球實車測試和30次的本土額外測試。
僅僅門把手這一項,就有55個部件,總共要經過26項加工步驟,質量檢測項目多達89個,投入研發測試費用2500萬元,據說是行業平均水平的3倍多。目標是保證在極端環境下,讓用戶依然能順利打開車門。
純電CLA的安全氣囊設計,可以進行兩級點爆。什么叫兩級點爆?普遍氣囊點爆時完全彈開,而純電CLA會根據碰撞的時間、角度,選擇點爆的程度,這樣可以避免小個子乘客在點爆中受傷。而且安全帶也可以根據乘客體型、座椅位置進行約束力分級調整,把所有人都牢牢「鎖」在座椅上。
某種程度上,這些細節設計也是奔馳為什么是奔馳的原因。這既是源于它作為豪華品牌高標準的設計要求,更是因為在百年造車中積累了大量有效聰明的設計。
大約還有不到一周時間,全新的純電CLA就上市了,目前奔馳已經預告了它的預售價格是25.9萬和29.9萬。
很顯然,奔馳的品牌、品質,加上智能化的加持,對于江浙滬地區這樣一線年輕化的消費群體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大電池、高能效以及800V的補能體驗,也非常好地滿足了長途通勤以及跨城通行的需求;輔助駕駛滿足了人們對科技想向往,并且能有效減輕長途的疲勞。
純電CLA的上市,不僅是奔馳品牌在電動車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更是對豪華與智能融合的一次全新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