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藏了多少驚喜?
汽車K線 | 08-29
158097

航母巨艦穿越迷霧。
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在中國汽車行業,唯有如此,才能韌穩致遠。
在《汽車K線》看來,上任不滿一年的上汽新管理層,對外展現出強大的決心與凝聚力,放眼整個中國汽車產業,透著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絕。
此后幾個月,這家傳統豪強,全面展開勢頭強勁的反攻。不禁讓人慨嘆,歲月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歲月你別催,走遠的仍要追,出行的信仰在年代輪回間傳承,王者的榮耀在王朝更迭時鑄就!
01
8月25日,上汽集團與華為聯手打造的尚界品牌首款車型——尚界H5開啟預定,僅1小時小訂超2.5萬輛。
當日,資本市場或預感到尚界H5會成為爆款,在鴻蒙智行秋季新品發布會開始后數分鐘,上汽集團股價一度沖高至20.61元/股,創今年新高。

中國汽車與科技行業兩巨頭強強聯合,孕育出的尚界品牌無疑是華為五界當中,在技術、資金、人才、供應鏈、全球化、渠道等多維度上的“最強一界”,面對的消費群體也最為廣泛。
自尚界品牌誕生以來,資本市場對其將給上汽集團銷量與財務業績帶來的推動作用有非常高的期待。
《汽車K線》認為,這只是上汽集團開放合作2.0時代的縮影。實際上,在尚界之前,上汽集團內部深化改革、加快創新轉型的腳步,已為這家上市車企帶來了根本性改變。
02
8月28日,上汽集團發布2025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累計銷量達205.3萬輛,同比增長12.35%,已完成其全年450萬輛目標的45.61%,目標完成率位列汽車央國企陣營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其終端銷量為220.7萬輛,成為國內終端銷量第一,實現合并營業總收入2995.9億元,同比增長5.2%;實現歸母凈利潤60.2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54.3億元,同比增長432.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10.4億元,同比增長85.9%。
王曉秋和賈健旭領銜的新管理層全面接管上汽集團以后,該集團盈利能力和增長質量,得到實質性改善。
《汽車K線》認為,這一成績背后,是上汽集團持續推進務實戰略轉型、強化自主創新、優化產品結構與全球布局的集中體現,展現出上汽集團強勁的發展韌性。
此時回頭再看,上汽集團在2024年陷入低谷,更像是其在管理層完成新老交替過程中的蓄力。
尤其是自2024年成都車展開始,在新任掌門人王曉秋的率領下,整個上汽集團仿佛開始了閉關修煉。

直到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出關,坐擁主場之利,上汽集團近乎毫無保留地將閉關成果悉數展現在世人面前。
當前,在主要汽車央國企上市公司中,上汽集團已率先踏上重返那個最好時代的道路。
03
如今,憑借持續向好的財務業績,上汽集團“穩合資、強自主、拓生態”的戰略構想,正一一得以兌現。
不僅如此,上汽集團在內部深化改革、加快創新轉型的過程中,已全面組建自主品牌、新能源和海外市場的“新三駕馬車”,在各業務板塊協同發力之下,上汽集團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
今年1-7月,上汽集團累計銷售239萬輛,同比增長15%,終端零售256.7萬輛,取得下半年銷量開門紅的同時,產銷結構持續改善。
其中,“新三駕馬車”中的上汽大自主累計銷售151.8萬輛,同比增長23.3%,占集團銷量比重達到63.5%,較去年同期提升4.3個百分點;新能源車型則累計銷售76.4萬輛,同比大漲43.5%,增速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更值得上汽驕傲的是海外板塊。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尤其是歐盟關稅影響下,今年前7個月,上汽集團在歐洲市場終端交付近18萬輛,實現兩位數增長。

其中,今年以來,上汽MG的HEV車型在歐洲市場表現超越眾多海外車企,助力MG成為歐洲市場銷量最好的中國品牌。
這意味著,上汽集團的全球國際化之路,將越走越寬。
04
對上汽集團銷量與財務業績的快速企穩回升,資本市場反饋積極。《汽車K線》發現,多家券商投行機構均給予了上汽集團看多和正向評價。
其中東方證券研報指出,上汽持續推動內部改革,通過組建大乘用車板塊、品牌整合等方式提升運營效率,加強國內外業務協同,實現銷量提升及降本增效。
去年,吉利集團通過一場“大合并”化掌為拳,今年業績實現全面提升。上汽集團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為顯著的體現,便是上汽“大乘用車”整合戰略的成功。通過將乘用車、國際業務、研發總院和零束科技等核心業務整合,實現了集團資源集中和目標聚焦。
從7月開始,上汽集團開啟了新車密集發布的全新產品周期。榮威M7 DMH、全新MG4,智己全新一代LS6和LS9等重磅新車陸續上市,勢必會帶動上汽自主品牌銷量和毛利率創新高。
足以吸引資本市場和投資者關注的是,上汽集團內部的資源整合已延伸到零部件與固態電池業務。

「來源:華域汽車公告」
8月27日,上汽集團控股的零部件企業——華域汽車宣布,擬以2.06億元收購上汽清陶49%股權。
眾所周知,上汽集團已建成純電、混動和氫能三大技術平臺。其中,半固態電池已搭載到即將上市的全新MG4之上。此次股權收購,將進一步推動上汽固態電池的量產應用。
05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己汽車和上汽友道智途獲頒上海市首批L4級自動駕駛示范運營牌照。
上汽集團由此成為行業唯一一家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均獲得“無駕駛人牌照”的企業。

截至目前,智己推出的L4級Robotaxi累計訂單超過30余萬單、自動駕駛行程高達數百萬公里。
可以說,固態電池、智能駕駛這兩個在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領域,上汽集團已通過上汽乘用車斬獲頗豐。
上汽自主品牌中,最受投資者關注的尚界品牌,如前文提及,無論對于上汽還是華為,這一“界”,都意義非凡。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期待今年10月鴻蒙智行交付量突破100萬輛。相比其他“四界”,讓余承東有此底氣的,一定是面向大眾市場的尚界H5。

從更長的時間跨度看,《汽車K線》認為,以上汽集團和華為的渠道營銷能力,未來尚界品牌有可能占據鴻蒙智行整體銷量超三分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在資本市場,此前賽力斯、北汽藍谷、江淮汽車,在與華為“聯姻”后,股價普遍翻了數倍,有的甚至翻了十倍。
那么,上汽集團在資本市場會因尚界持續上揚到何種高度,讓人期待。
06
對上汽集團這樣的巨無霸而言,新能源、智能化轉型被認為“船大難掉頭”,但巨輪一旦船頭調轉,其強大的壓迫感無疑會令所有競爭對手膽寒。
8月26日,上汽通用旗下別克品牌的新車發布會上,上汽通用表示:目前別克GL8新能源車型占比已超50%;未來,陸尊、陸尚系列將不再使用PHEV后綴,因其將成為新能源時代GL8家族的主力產品。

這應該是中國唯一一家公開表示,某一戰略級車系新能源車型為銷售主力的合資車企。
上汽通用通過“穩油車、加速新能源”策略,已連續四個季度保持盈利。
上汽通用的快速企穩,堪稱上汽合資板塊,乃至中國所有合資車企的典范。
07
作為上汽集團最早、也是非常重要的合資板塊,上汽大眾亮點更多。今年上海車展,增程式SUV ID.ERA概念車的亮相,以及2026年實現量產的時間表,讓投資者為之一振。
不僅如此,上汽大眾在豪華陣地的兩款頗具戰略意義的新車——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和AUDI E5 Sportback接連上市、開啟預售,讓此前不溫不火的上汽奧迪,瞬間成為汽車行業和資本市場焦點。

尤其是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和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貝瑞德出席E5和AUDI電動車工廠下線儀式,更能看出大眾汽車集團對于上汽大眾的重視。
加之即將上市的上汽通用別克高端子品牌首車——別克至境L,上汽集團已正式開啟合資合作2.0時代,不斷展露出合資板塊的全新生命力。在未來一段時間,這仍將是上汽集團的業績壓艙石。
Views of AutosKline:
上汽集團的競爭力得以重塑,戰略和產品陸續兌現,不僅實現業績V型反彈,更在新能源、智能化與海外市場三線并進,展現出傳統巨頭轉型的魄力與潛力。
更重要的是,上汽集團“多點開花”,讓外界看到了中國汽車工業真正的硬實力,而非那些華而不實、虛無縹緲的概念和熱度。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內容參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業公開消息(相關公司和機構應有義務對其真實性負責);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風險大,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