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動側滑門、三動力可選,五菱星光730 7.3萬元起售
新車新技術 | 11-14
23897
當“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成為一次次擲地有聲的產品回應,星光730的上市,更像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家庭出行革命”。在10萬級MPV這一紅海市場中,它不只想做“性價比之王”,更試圖成為“標準制定者”。

2025年深秋,中國家庭用車市場迎來一位重磅新成員——五菱星光730。從7.3萬元的親民起售價,到“一車三動力”的多元布局,從“電滑門”的越級配置,到“三排皆VIP”的空間哲學,它承載的不僅是五菱對800萬用戶的回應,更是對中國家庭出行方式的一次系統性重構。
回望2010年,五菱宏光以“國民神車”的姿態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人對MPV的初步認知。那時的MPV,更多被視為“工具車”——能拉貨、能載人,皮實耐用是最大美德。

然而,十五年過去,中國家庭結構、出行場景、消費理念已發生深刻變遷。多孩政策下的“4+2+1”家庭模式漸成常態,跨城通勤、周末郊游、長途探親成為高頻場景。家庭用戶對MPV的需求,從“能裝”升級為“裝得舒適”,從“能跑”進階為“跑得安心”。
五菱星光730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它不再僅是“生產工具”,而是試圖成為“家庭出行的全能伙伴”。其背后,是五菱對“人民需要什么”的重新解讀——人民需要的,不再僅僅是一輛車,而是一種更從容、更安心、更有品質的生活方式。
傳統汽車宣傳習慣于堆砌參數、羅列配置,而星光730的產品邏輯,卻呈現出鮮明的“體驗導向”。

例如,其同級唯一的電動側滑門,并非只為“高端感”,而是精準擊中家庭出行中的兩大痛點:狹窄車位開門不便帶來的剮蹭風險,以及老人小孩上下車時的安全隱憂。B柱輔助拉手、低地臺設計,看似細微,卻是對銀發族與幼童的真誠關懷。
再如“真7座不將就”的空間哲學。3331mm的內部座艙長度、1500mm的肩部寬度、第三排超1.2米的頂棚高度,這些數據背后,是“讓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被平等對待”的理念。第三排的“魔術翻折”設計,更是在“坐滿7人”與“裝載行李”之間找到了巧妙平衡,解決了“MPV第三排雞肋”的行業通病。
在動力路線上,星光730沒有陷入“非油即電”的路線之爭,而是以“插混、純電、燃油”三線并舉,展現出對市場需求的深度洞察。

插混版以1100km綜合續航、5.3L/100km虧電油耗,精準覆蓋了“既要長途遠行,又要日常省錢”的務實家庭;純電版憑借500km續航與20分鐘快充,鎖定城鎮通勤與固定路線用戶;燃油版則以290N·m的高扭矩與皮實耐用的特性,繼續服務充電不便、兼顧家商的多人口家庭。
這種布局,不僅是對用戶多元場景的覆蓋,更是在行業技術路線尚未完全定型之際,一種穩健而開放的戰略選擇。它反映出五菱對“人民”多樣性的尊重——不替用戶做選擇,而是給用戶更多選擇。

在星光730的產品體系中,安全不是配置表上的一項,而是貫穿始終的底層邏輯。
六環高強鋼籠式車身、吸能盒結構、碰撞后發動機下沉技術,這些在傳統宣傳中常被簡化為專業術語的名詞,實則是構建被動安全體系的基石。而神煉電池在300萬輛新能源車基數下保持“碰撞0自燃”的記錄,更是在電動車安全焦慮尚未完全消散的當下,給予家庭用戶最直接的心理保障。
安全,從來不是營銷的噱頭,而是時間的承諾。星光730對安全的極致追求,本質上是對“家庭”二字的敬畏——它承載的不是貨物,是生命。
星光730所依托的,是五菱近年來在研發與制造體系上的厚積薄發。“天、靈、神”三大自主科技系列,是其技術自信的源泉;全球領先的智能島制造體系(I2MS),則是其品質一致性的保障。

這套體系,讓五菱在保持“國民價格”的同時,實現了“越級配置”的可能。它證明了一點:低成本不等于低品質,高價值不一定高價格。
在發布會現場,王祖藍、李亞男夫婦作為“品質見證官”的現身,不僅是一場營銷活動,更是一種場景印證——他們代表的,正是星光730所瞄準的“新時代家庭”:注重體驗、關注細節、追求品質,同時不失務實與理性。
預售訂單突破30000臺,是市場對這份誠意的最直接回應。
星光730的上市,或許將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它意味著,中國家庭用車的“性價比”時代正在落幕,“心價比”時代已然開啟。它不再僅僅滿足于“代步”功能,而是致力于成為家庭情感的容器、生活場景的延伸、幸福記憶的載體。
這抹“星光”,照亮的不僅是前路,更是中國家庭出行未來的方向。